杨基宏:海棠花开

海 棠 花 开

  ■杨基宏

  正月还未过完的某日,不经意中看到小区庭院里的白玉兰开花了。白玉兰的花朵儿像群小鸟立枝远眺,张开嘴儿朝着人们呼唤:“春天来啦!”所以白玉兰又被称为“望春花”。

  在白玉兰的带动下,整座庭院如同拉开帷幕的大舞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你花绽罢我登场,五颜六色次第晒,演绎着一年一度的春意盎然大戏。在这些争奇斗艳的春花中,我独爱海棠花。水边,道旁,园中,那一遍遍,一排排,一丛丛的满树绽放,鲜艳、烂漫、如彩云浮动,巍巍壮观,让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海棠花似锦,胜过桃李杏。

  海棠是原产我国的观赏树种,种植范围跨遍大江南北,品种繁多,我却以垂丝海棠为最爱。几年前我住杏花小区时,对面杏花公园的春天,除杏花外,最让人惦记的就数海棠花为著,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都有。但贴梗海棠株枝矮小,花色过于浓艳;西府海棠枝干细直,花色又过于淡雅;唯有垂丝海棠,团团的树冠,花色宜人,花型柔美,显得高贵典雅。公园中央大草坪的南侧,有一片垂丝海棠林,每到3、4月间这里春深如海,清香馥郁,一片云蒸霞蔚。垂丝海棠花丝袅袅,花梗细长而下垂,如流苏步摇一般,在风下珊珊舞动,煞是好看。我曾感叹:“淡淡微红色不深 ,依依偏得似春心。满目艳丽享不尽,何必观樱下东瀛。”

  2016年迁居到滨湖万科城,在小区西隅的贵州路一侧,种植着一排垂丝海棠为道边景观树,有幸在仲春时节仍可依以与伴。

  贵州路这边相对比较宁静,春日里,和风下,我与老伴一日两次在路旁散步练身,与垂丝海棠伴行。不知不觉中逐见得弯虬的枝条上吐出嫩嫩的叶芽,芽间抽出数条长长的花梗,每条花梗上顶着花蕾,翠绿的花萼苞儿,慢慢地露出粉色花蕾,尖尖的蕾顶如同撅着的樱桃小口,抹着点点胭脂红,蕾儿长着长着便垂下了纤长的花梗,三朵五朵一簇簇地布满全树,像一只只娇小玲珑的风铃,垂挂在枝头,千姿百态,惹人喜爱。在和风轻拂下,珊珊的花蕊如同贵妃醉酒一般,顿觉得“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面带姻脂红,柔软的细腰娇滴滴地随风微微摇曳,脉脉含情地朝着我们百股妩媚,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不由得被她撩拨得怦然心动驻足端详,看着老伴专注的样子,想起那年春寒料峭时,初次握着老伴细腻的双手捂暖,她脸颊泛着的就是这种羞答答的样子。我朝着老伴诡异地笑了笑,老伴拍打着我欲言又止,脸上又显露出花一般的羞答答。瞬间,我情不自禁地握起她的手放在手心,摇啊摇,依然是我心中的宝,一起慢慢地变老,直到我们老到哪儿也去不了。

  仲春三月,风是和风,雨是细雨。江淮地带的三月天不能没有雨,有了雨,才有春意,才有生机,便有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氤氲春雨润如酥,海棠开,春带雨,每隔三五日就会飘过一阵雨,寂静无声,润泽着天空、大地和那排垂丝海棠。一场春雨洗芳尘,细细的雨水将嫩叶新英抹得洁净无暇,好像豆蔻少女换上了新裙衫,娉娉袅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地若隐若现;即使无雨也会有弥漫沉沉的浓雾,轻抚着海棠的叶和花,沾雨带露,渐渐地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垂掛在叶尖花瓣上苍翠欲滴,恰如一幅“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贵妃出浴图,梦幻一般地妩媚怜人。

  宋人陈与义曾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赞美海棠,我以为其赞美的正是我所爱的垂丝海棠。和风下,细雨后,满树的垂丝海棠,尤如娇艳的“贵妃”,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艳压群芳,故垂丝海棠古来又有"花贵妃"之美誉。

  许久以来我只知海棠艳压群芳的娇美,而懂得海棠是在2016年追剧央视播放的《海棠依旧》之后。电视剧《海棠依旧》讲述是1949年至1976年的27年间,在中南海西华厅海棠树下的感人故事,生动呈现周恩来总理以中华崛起为己任,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壮丽一生。海棠花也见证周恩来与邓颖超夫妇恩爱生活。

  1988年4月,正值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之际。邓颖超写下《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以这篇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来表达她对周恩来的缅怀和思念之情。她曾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了,喜欢海棠花的主人都走了,你们认为可以发表就发表,作为我的遗作,是对恩来的回忆和缅怀。否则,就烧掉。”

  文中多次说到海棠花:“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38年了……

  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

  电视剧里展示了在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也是西花厅海棠花盛开季节,邓颖超特意地剪下几朵,把它和一封信压在书本里头,带到日内瓦。信中写道,“来:在郊区的山坡,泉水之旁,采了少许野花,又选上二、三朵家花,一并随信寄你,给你的紧张生活,加上一些点缀和情趣。超”。周恩来收到家里的海棠花和那封言简意深的信,默默地沉思许久,想念着远隔千山万水以外的那位与己志同道合的同志、出生入死的战友、最为亲密的伴侣。在回信时,他也在住地院内采集下一束鲜花带去了同样的思念,便写下:“附上托同志们收集的院花,聊寄远念。”两地鸿雁传书情深感致,令人动容。这不是简单的折花相赠,花似乎早已经成为慰藉彼此心绪的寄托。俩人之间的爱情,不仅仅停留在寄意花朵慰相思,你侬我侬单纯的浪漫上,俩人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自然祥物缓解彼此身上的压力,让肩负着责任和义务的心灵能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片刻的放松。

  海棠花也成为他们一对革命伉俪的坚定信物,见证了他们的忠贞纯洁的爱情和相濡以沫的一生。这便是周邓两人与革命事业交织在一起的生死与共,戚戚相依的崇高爱情。

  “海棠花质朴而不失艳丽,它们很团结,所以生得很茂盛。”这是剧中周总理所说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这里的海棠花,已经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蕴。

  这位伟人生于仲春三月,带着一份热忱来:故于寒春一月,不留一丝烟灰去。垂丝海棠微微下垂的花蕾,经风见雨,满树绽放后逐渐消尽粉色,化为净白的落英缤纷,悄然入土为泥。这不正是对他的热情、智慧和人格,呕心沥血,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切实写照吗。

  国家领导人说周总理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周总理做的每一件事都震撼着我,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可敬!

  永远的海棠花开,永远的精神丰碑,“只恐夜深花睡去 更烧高烛照红妆”,斯人已逝,却道海棠依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