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黄土高原之行

黄土高原之行

  ■陈 新

 

-01-

  四月天,我们的飞机降落在河北正定机场,然后随旅游大巴——中原之旅。

  几天下来,印象最深的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从正定出发沿着太行山的高速公路,向南奔驰了一个多小时没看到绿色,满眼都是沙土堆积而成的“驼峰”荒山,没看到任何农作物。荒原上星星点点的坟茔和飘着祭祀故人的纸幡,黄土高原荒凉的令我震惊。

  车厢里导游风趣的说,“陕北很穷,大家这几天的用餐就当成减肥餐吧。”

  我们到任何一个景点,不论是住宿还是就餐,当地老乡都把我们当成贵客。

  平遥古城农家院。住宿的房子保暖性差点,但也是独立的卫生间,电加热淋浴器,一次性拖鞋,干净的被褥……早晨天还没亮房东就忙活早饭了,热腾腾的白面馒头,金黄色的小米粥,素炒圆白菜,煮鸡蛋…旅游团说笑着围桌而坐,不一会儿,桌上杯盘狼藉。老乡憨厚的笑着问,“大家吃好了么?”

  大巴车带着我们游览各个景点。旅游景点停车场附近有好多做小生意的,每个小摊旁都有微信、支付宝结账的二维码图片。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太阳照在大地上火辣辣的,时不时有偷袭的山风凉凉的。

  做生意的男人们黝黑的脸上沟壑纵横,说话的声音粗壮有力。一个女子的声音吸引了我:“额地陕西苹果,吃一个想两个喽……”,卖苹果的女子,脸长得像苹果一样圆圆的,黑黑的小眼睛透着聪明,乌黑的短发随意掖在耳后,她赤脚穿着花色的棉拖鞋,挑拣苹果的大手粗壮有力,酱红色的棉袄包裹着她微胖的身材。高原的阳光高原的风,把她裸露的皮肤吻得黑红,真真是隐藏福相的陕北婆姨。我买了几个苹果,她一边往塑料袋给我装苹果一边问我:“大姨,你们是北京知青吗?”

  我说:“不是,是游客。”

  她笑了。又说:“经常听我娘讲北京知青……”

  我不知道她的心理装着什么故事?

-02-

  清明过后万物复苏,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海拔1000米的延安,绿色只是星星点点。挺拔的树木,光秃秃的枝干上挂着大红灯笼,那是寒冷中的暖,那是高原人的情。

  延安城在基建上也和众多城市一样,山脚下高楼拔地而起,有酒店也有商品楼。楼间距很小,仰头望不到顶的新楼盘挂着广告牌:“首付十万,住大平米”。

  沿街两旁低矮的商铺鳞次栉比,店铺门前穿戴时尚的年轻店员,招揽着生意。不太宽的马路红绿灯闪烁,秩序井然。十字路口车让人。我们走在大街上,淳朴的延安市民都是热心的导航员。

  借着路灯看到一个“延安狗头枣专卖店”,小店除去杂货架和屏风后的小储藏,店面不过十余平米。我们四位游客的到来,小店很拥挤。老板娘招揽着生意,又热情地介绍不同等级不同价位的大红枣。老板娘瘦瘦的,说话的声音柔柔的,不停地说着:“这是我们延安的特产,买不买的都尝尝。”那语气带着“我是延安人,我骄傲。”

  我和老板娘商量着怎么样发个北京快递……小店灯光幽暗,我戴上老板娘的花镜写好地址刷好单,又忐忑不安地嘀咕着:没有第三方监管,快递能顺利到达吗?老板娘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她递给我一张名片,动作娴熟的拿了个包装盒包好大枣……这时我的手机微信传来“邮政快递”明天取件的信息。老板娘的眼睛在说,“我是延安人,我诚信。”三天后,多肉的甜甜的延安大红枣到达目的地。

  油画一样的延安清凉山,垂柳依依,山路弯弯,错落有致的石窟,不知道是多少个天地轮回雕刻成的不朽信念;侧耳听,随山风飘过来了大唐的故事……与清凉山隔河相望的宝塔山,讲着昨天大宋名臣范仲淹的故事,传诵着“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讲着今天中华儿女传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故事。

  陕西的代表作一定是西安。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色弥漫火树银花,人头攒动。如果不是亲临其境,根本不相信黄土高原上竟有这样梦幻般的金山之城。大雁塔广场步行街南北长约2公里,所有的建筑物都化着浓浓的夜妆,西安美术馆珠翠罗绮,陕西大剧院浓妆艳抹,大雁塔金碧辉煌。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各色“灯树”花枝招展。

  广场上李白塑像为背景的小舞台,穿戴唐朝宫廷服饰的少女翩迁而舞,在空灵的古琴声和悠扬的笛声中“李白”缓缓走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游客用手机拍着录像,似乎在和各地的朋友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分享着浓缩的大唐奢华,分享着万国来朝的辉煌,分享着人间仙境——长安城。

  我幸福的想着,我的眼福堪比世人顶礼膜拜的大唐皇帝!如果没有大唐的丝绸之路,哪有中华的繁荣?如果没有大唐仰望星空的宇宙观,哪有百年辉煌?大唐,炎黄子孙的骄傲。

-03-

  山西的名片是晋商,晋商的骄傲是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远近闻名,每天都有多个旅游团到来。导游办好“乔家大院”的团体门票,我们跟着导游的旗子走进博物馆。

  通往“乔家大院博物馆”的甬路两旁,各种雕塑栩栩如生,有晋商和洋人做茶叶买卖的,有留着大辫子的男人卑躬屈膝拜见老佛爷的,还有丝路上昂首的骆驼。

  乔家大院的房子墙连着墙,院套着院,围着一个“囍”字而建造。乔家长辈住正房,晚辈和仆人住厢房,传承着长幼尊卑。

  明末清初,乔家先人卖豆腐走西口发家。清末乔家后人敢为人先继续向西,茶叶、毛皮的贸易做到了库伦、恰克图。商号、票号遍布全国。晋商成了山西的代名词。

  传说当年左宗棠,军需物资订单都签给了乔家。乔家是“解决就业”繁荣一方的表率,也是清政府的纳税大户。导游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就跑到了山西,乔家拿出10余万两银子给老佛爷压惊……”

  乔家大院300多间房子,占地面积约16亩。然而,真的国宝级古董仅有一个院子,它是很小的“在中堂”。其他建筑都是近年的仿古建筑。“在中堂”,抗战时期它是国军的战地救护医院,文革期间它是村革委会所在地,侥幸保存了下来。在乔家城堡式的建筑群里,我没有看见道观,没有佛像,没有学堂,大铜钱的雕塑随处可见。不知道这是现代人的设计还是乔家原貌?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干旱少雨,农作物产量低,群山环抱交通不畅。当年的晋商已无法复制,库伦今天属于蒙古共和国,恰克图属于俄罗斯。

  工业化、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晋商的故乡资源大省的山西,2020年31个省市经济总量排名,山西省第21名。

  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愿黄河保佑,炎黄子孙幸福安康!

上一篇:徐红艳:学车散记
下一篇:王涵:荒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