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慧: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张真慧

  著名作家毕飞宇说:“作家最好的姿态是把自己活成一棵树,有一部分扎到地里头,有一部分长在地上,有一部分长在很高的地面,有一部分随风而去,向远方飘啊飘……。”中国作协暨上海作协会员、著名新诗理论批评家和鲁迅研究专家、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退休教授、身边的老共产党员潘颂德,就是这样的人。

发奋读书 改变命运

  1941年2月,潘颂德出生在上海县(今闵行区)鹤和乡(今闵行区浦锦路街道)一户农家。祖父在他父亲4岁那年过世,母子度日十分艰难。父亲读了三四年私塾,因没钱读书去三林当柜台学徒,后又回农村种地,养活一家六口。

  上海解放那年,潘颂德正值学龄,为让儿子不做“睁眼瞎”,父亲将他送到鹤民小学求学。越是家贫越要好好读书,成了小颂德的自觉行动,在煤油灯下,他以优良成绩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此时,要么念高中,要么去当兵。上高中要住校,除了学费、书本费,还有住宿费、伙食费和零花钱,家里出不起。当兵要视力好,他长期在昏黄的灯光下写字,已经近视,体检关过不了。不能让儿子学习中途而废,当父亲知道读师范不用交学费时,立即鼓励儿子报考,潘颂德一考即中。

  1958年,潘颂德进了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语文学得好,写作已经文通字顺,达到发表水平,很受老师赏识。当同学们到小学去实习时,县教育局就组织已经有实习同学顶岗的教师到安亭师范进修。潘颂德则留校协助老师批改来安亭师范学校进修的小学教师的作文,直至毕业。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上海教育学院(现并到华东师大,原名上海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读了两年大专。回忆求学经历,潘颂德总是感慨地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我今天这样较高的文化,也可能像我父亲一样,是个农民。

  大学毕业后,他第一年分到杨浦区高庙中学(后改名东平中学,现已不存在)任语文老师,第二年抽调到奉贤青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第三年区教育局安排到图们中学(现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任政治老师。1976年入党,次年任图们中学教导处副主任。

  从苦读到任中学教师,潘颂德一路顺利,这与他向来刻苦、诚恳务实,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需要哪里去分不开的。

执着追求 梦想成真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期间,潘颂德就对作家鲁迅产生了兴趣,1962年,他从上海教育学院图书馆专门借了《鲁迅全集》(1958年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花了大半年功夫,摘编、辑录了一本10万字的《鲁迅论读书》,投稿到出版社,没有被采用。他写了一封信给鲁迅夫人许广平,许先生很快回信:“研究鲁迅,只要下过功夫,对人民有利,读者总是欢迎的。”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大蒋风教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编辑出版了一本《鲁迅论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潘颂德看了以后,写信给他,说书稍有遗漏,可稍作增补,就此两人取得了联系。1978年,蒋风教授参加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会议时,接受了写作《鲁迅论儿童读物》的任务,他让潘颂德根据他所列的十多个题目写出初稿,完稿以后寄给他,他进一步修改补充,累计8万多字,以两人合著名义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潘颂德一心想从事文学研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他决定考研。1978年,他报考复旦大学文学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至今还记得,专业试卷中有一道《试论真善美的关系》,占了50分,他自己觉得考得还可以,因为教学之余,他爱好哲学、美学,试写过这样的题目,但是外语有很大的差距,复旦大学中文系给他回了一封信:“潘颂德同志,你有较好的基础,但是外语差距较大,这次无法考虑,希望你继续努力。”第二年,他报考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试卷中有一大题目评论茅盾《春蚕》,在三个小时里写出三千字评论文章,要求是很高的。这次他专业课考了80多分,该校中文系邵伯周教授指明要他,打了报告到高教局,回复说外语必须达标,最终未能如愿。接连两次考研失利,潘颂德并没有因此灰心,他认真总结了失败原因,等待时机再“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80年,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地社科院,为了解决人才断档(1966-1976年,大学停止招生造成)问题,对社会公开招考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人员。社会科学学科众多,鲁迅研究是单独一门学科。潘颂德考虑到自己对鲁迅著作比较熟悉(前面已介绍),鲁迅研究已有较多学术积累(之前曾在云南大学等三所大学学报上发表过相关论文),决定报考鲁迅研究的助理研究员(讲师级)。上海地区的招考工作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进行,公共课考外语、政治(含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丶时事政治等),专业课考鲁迅研究、鲁迅研究基础两门。因为不是招研究生,而是考职称岗,考取了要独当一面去从事研究工作,考题极难,考试极严。各门学科试卷由中国社科院各所专家命题,试卷密封带到各地考场,考毕带到北京,由中国社科院各所专家亲自阅卷。专业课大题目《综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或农民形象》,要求写3000字。小题目是从鲁迅早期文言文《魔罗诗力说》当中找一段话译成白话文。由于他基本功相当扎实,顺利通过了考试。事后得知,1980年,全国录取鲁迅研究的助理研究员,共计八人。上海考场考鲁迅研究助理研究员,只有他一人。

  考是考取了,还要原单位放人才行。上海社科院将调令下到学校,学校不肯放,教育局也不肯放,要潘颂德写检查,因他是党员,学校党支部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发动党员批评教育他,经过一番周折,1981年1月19日,潘颂德终于实现了渴望已久的梦想,跨入上海社科院大门,正式走上了专业学术研究之路。

厚积薄发 创造辉煌

  潘颂德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刚开始参与了上海“孤岛”文学研究,还参与了三十年代上海左联作家研究的集体项目。

  1985年,根据文学所所长姜彬“每个同志要有自己的专业和主攻方向”的要求,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为新诗史和新诗理论批评史研究。从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先后担任社科院文学所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潘颂德每一步迈出去都是那么踏实。

  学术成果丰硕。从事文学研究至今,出版了《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中国现代诗论40家》《中国现代诗论三十家》(台湾版)《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鲁迅散论》《现代文学沉思录》《现代文学述林》《王礼锡研究资料》(编著)《书海徜徉录》《潘颂德序言集》等专著。合著了《鲁迅论儿童读物》《鲁迅在科教战线上》《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等。参加编写了《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鲁迅名篇鉴赏辞典》《元勋文采》《新诗鉴赏词典》《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当代作家自述》《中国古代诗苑精品》《中国古代文苑精品》《比较文学三百篇》《中国历代圣人》等近20种工具书。选评有《贾平凹作文示范》,编有《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蒲风 杨骚 任钧卷》。任《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词典》《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诗歌卷》《中国现代分体诗歌史》等三书副主编。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所撰论文与文章收入近30种专书。

  其中,2002年8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52万字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是潘颂德个人承担的国家“八五” 社科规划项目成果,花了17年的功夫搜集资料然后写成,跨度32年(1917年-1949年9月),填补了我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研究的空白。因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一面世即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被誉为是“传世之作”。多所大学中文系列为新诗研究方向的硕博研究生的必读书,有位叶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发表文章,给予好评。回顾该书的形成史,对做学问者甚有启发。

  潘颂德1961年到上海教育学院中文专业读书以后进入市区,业余时间喜欢逛旧书店,买过一部分民国版新诗理论著作,如三十年代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的任钧(已逝世,曾任上海师大中文系教授)的《新诗话》、孙俍工《新诗作法讲义》、冯瘦菊(左联五烈士之一冯铿的哥哥)的《新诗和新诗人》等10多本民国版新诗理论著作。

  1991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他的《中国现代诗论40家》(1997年该社再版)、2010年台湾秀威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他的《中国现代诗论三十家》(系《中国现代诗论40家》压缩版),这两本书都附录了潘颂德多年摸索而成的《中国现代新诗研究专著目录》(1920年至1949年9月出版的新诗理论著作),总共70多种。在写《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时,他几十年里淘到的其中10多种民国版新诗理论著作派到了用场,弥足珍贵。

  自1981年起到上世纪末,潘颂德坚持到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查相关资料,风雨无阻,不辞辛苦。1983年到1998年,他家住杨浦区延吉三村,孩子小,他大清早将孩子安顿好,到图书馆一呆就是一天。从家里出发到藏书楼乘公交,至少要花1个半小时(地铁尚未建),来回占去3个小时;他的研究因没有列入任何一级课题,故没有经费;馆藏民国的书报刊一律不外借,没有复印机……面对重重困难,他不但没有退缩,而且发扬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字一句往本子上抄,下起了笨功夫,累计抄了五、六十万字,极大地丰富了他几本著作书的内容,使得《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1256条注解,有根有据,无一条没有出处。

  (潘老师和诗友们在一起)

奉献余晖 照亮他人

  2001年退休以后,潘颂德没有赋闲在家里度晚年,他认为:成功来自两个因素:国家培养、个人努力,二者缺一不可。他感恩社会,感恩广大人民,决心在有生之年,把所学知识倾囊还给社会,还给群众,尽可能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通过一定的形式发挥幅射出去,变成人们的精神食粮。

  他教书教到72岁,带了一届研究生,任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这项工作他担任了十五丶六年。应邀到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及浦东进修学院,为学生讲授《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写作》和《文艺理论》等课程。他还担任文汇出版社审读,本着上对出版社总编负责、下对作者负责,从思想内容、艺术水平,对每部书稿认真把关,慎重写审读意见,一干就是9年。他在家乡倡议成立了浦江文学社,协助镇政府创办了颂德书苑,自己捐书四百多册,发动文友捐书1万多册。另向母校浦江一中、镇图书馆、一些村图书室捐了不少书籍。他把国学传播到海外,2017年至2019年,潘颂德利用旅澳探亲机会,在墨尔本新金山中文图书馆做了六场国学公益讲座,并将随身携带的百余本中文图书捐赠给了该馆,当地五、六家中文报刊和澳洲网等都作过多次报道。

  自1990年开始,潘颂德悄无声息地坚持做一件好事——为民间文学和学术界作者的书义务作序,累计写了115篇。今年3月,当我从潘教授手中接过他赠送的、厚厚的一本《潘颂德序言集》(36万字,425页)时,心里感到万分震撼。31年如一日,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采取对历史、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每本书看一到三遍,做笔记、协助作者修改或提出修改意见、删除不合适的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全方位把关,这哪里是给别人的书作序,分明还是编辑、校对、审读,怪不得有那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书的作者千方百计找到这位“没有架子的教授”请求作序,黄浦区残疾青年谢国霖是其中之一。当初,谢国霖打算出一本纪实文学集《掠影》,听说潘颂德教授人品好,冒昧打电话向他提出请求,潘教授一口应承下来,序文写好以后,他没有通知谢国霖上他家取,而是送到谢国霖家去。当他手拎公文包和水果、肩扛两桶食用油,敲开四楼谢国霖家门时说:“我把序文给你带来了,你妻子生病,家中不宽裕,这油和水果是我的一点心意。”谢国霖夫妇望着他那张温和的脸,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视学术资料为公器,惟大德之人才有此品质。十多年前,四川师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曹万生教授(已逝世)、四川理工学院文学院院长谢应光教授乘坐飞机到上海他家“讨资料”,将他收藏的民国版新诗理论著作和手抄的民国年间新诗理论文章,各自复印了8000多页。后来,上海王晓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全国公开发行)撰文表彰他这种以学术资料为公器,为公家服务的精神。

  不遗余力地弘扬国学,帮助文学爱好者健康成长,每天读书看报、不停顿地充电,关心近在咫尺和远在海角的每位文朋诗友,这是德高望重的潘颂德教授贯穿人生的一条主线。“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他的心里始终揣着这样一簇火苗。基于他的出色表现,2015年,上海市委组织部等三部门联合表彰他为“上海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

  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2005年2月19日清晨,潘颂德从古美七村家出发,到位于浦东川沙城厢镇的浦东进修学院,给大专班上文艺理论课。因头天晚上下了大雪,出楼道门厅时,没有在意门厅外大理石斜坡缝里有冰珠丶雪珠,他跨出去三步仰天一跤,当时顾不了许多,爬起来继续前进,乘地铁一号线转二号线,換长途汽车,早晨八点三刻赶到浦东进修学院。学生们九点以后进教室,有的借故昨晚下大雪,十点多才进教室。由于没有及时诊治,造成了腰椎骨狹窄,直到现在,小腿每时每刻麻与胀,潘颂德教授强忍病痛,从不吭声。眼睛一千度近视,看书写字都很吃力,他并不以为然,长年坚持参加许多民间诗社活动,写了约五丶六十篇新诗评论,作了数十场新诗理论报告,担任十多个民间诗社顾问。担任碧柯诗社副社长丶秘书长以及社刊《碧柯诗词》执行主编,今年八十周岁才向该社社长姜玉峰提出,辞去了副社长丶社刊执行主编的职务。

  革命者永远年轻,在潘颂德教授身上我看到了老党员无私奉献的风采,它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薪火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而砥砺前行,努力奋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