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雪瑞||《【最新民间故事】 王阁爷住胡峪 总有一天派上用场 》原创首发欣赏

【最新民间故事】 王阁爷住胡峪 总有一天派上用场

作者:原雪瑞

  话说代州(今代县)胡峪村有个老财,人称孟百万。膝下育有一子,为儿子早日成材,从小请先生教其读书识字。

  春去秋来,转眼十几年悄然而过。这年,正赶上秋季开科取士,学子们都准备赴太原府赶考,老财主也在为儿子备足盘缠,准备择日出发。

  一天夜里,老财主做了一梦。梦见从风水岭下来一只老虎,卧在村边的大柳树下直冲自己唬着。

  夜半醒来,老财主心生疑惑,莫非有什么事要发生。

  第二天,老财主早早起身,一路惴惴不安,拿上挑粪箩头,在村边来回转悠。从早上一直到中午,谁知也不见一人。

  正值夏天,酷热难当。老财主抹抹额头沁出的汗珠,正准备回家,远远望见从北面来了一人,一副急匆匆的模样。于是,老财主在树下的石头上坐下来。

  近了,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个年轻后生,和自家儿子年纪相仿,走得满头大汗。后生到了柳树下,看到老财主,迫不急待地问了一下此地叫什么村名。

  老财主告诉他叫胡峪村,接着,又问他为何这样匆忙。

  后生答,去赶考。“晚生准备继续赶路,适才路经贵地,实在口渴难忍。老伯,可否给晚生一口水喝。来日高中,定上门酬谢!”

  老财主说,我家儿子也准备去赶考,既然天已过午,你不妨暂到我家休息一下。明天一早,你和我家儿子一同起程,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可否?

  后生见老人执意挽留,就这样跟着孟百万回了家。后生与老人儿子相互见过,用过饭洗漱毕,便躺下休息。

  孟百万因梦而思:此人年纪轻轻,却仪表堂堂,出言不俗,看来此人将来绝非等闲之辈。所以想让儿子和他结为拜把兄弟,并认作自己干儿子。嘴上说这样路上方便照应,心里想着有一天,说不来还能跟上后生沾光。

  后生也不犹豫,当下跪在院里,焚香点烛,与老人儿子结拜为兄。老人准备银两盘缠不提。

  令人蹊跷的是,孟百万的儿子半夜突然生病,一直呻吟着喊浑身不适。待天明请来郎中,郎中一看,说是汗病,一时半会儿,可能好不起来。

  看来赶考是赶不上了。孟百万无奈,只好让年轻后生先行一步,说能赶上的话,让儿子再去省城找他。于是给了干儿子几两碎银,然后含泪送别。

  谁知这后生考试得中举人。隆庆三年又中进士,时年仅33岁。后生不是别人,正是分水岭后山阴人王囚,初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授编修,后升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万历十二年,兼东阁大学士,位居辅相。后又升任礼部尚书、文源阁大学士,并代首辅之职,人称王阁爷。

  王阁爷在代县民间佳话广为流传。其人一生刚直不阿,忠贞爱国,为人操履端严,为官精忠尽节,颇受代州百姓爱戴。

  王阁爷当年送女儿出嫁,去的时侯走的就是枣林、胡峪、分水岭一线。主要是为了过来探望干爹。

  那天,在孟百万家住了一晚。老人们传言,王阁爷的骄已到了胡峪村孟百万家,后面的兵丁衙役还在枣林走的了。可见当时盛况空前,着实让孟百万在代州官员们面前威风了一回。

  一年,胡峪村和望台村因浇地争水打架。结果,胡峪人失手打死望台一人。报官后,官府要拿人。孟百万让儿子上京找干哥去摆平此事。儿子在京住了多日,王阁爷愣是不让孟老弟走。孟百万儿子因心中有事,多次告明想回代县老家,王阁爷一拖再拖,见再三挽留不住,只好派人送回。

  待孟百万儿子回家,官司早己平息。原来岭后和岭前一样土地肥沃,阁老爷为了照顾家乡人,在皇帝面前说老家土地贫脊,百姓生活困苦,希望朝廷让山阴人少纳点赋税。

  皇上当即恩准。谁知,一夜之间,岭后的土地真的变成了盐碱滩。唉,本来是句假话,到真龙天子囗里,竟一语成真。后悔也来不及了。

  如今,早己物是人非,而孟百万家院子大门外那棵大柳树现在还在,就在胡峪信用社门前。据说正是当年年轻时的王囚歇脚的地方。现在胡峪人们当神树跪拜,树下有新建的一座小庙。去年笔者去采风时,仍在。

  据胡峪高占国先生透露,院里至今还有一个石鼓,原来是两个,另一个几年前被打破扔掉了。还遗有几根旧时大门前使用过的条石,保存较完整。院子里还有一个石头砌成的地窖,仍在使用。

  “王阁爷办事,故峪放心。孟百万慧眼识珠,两方双赢。”胡峪人有事没事就爱这么叨叨几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