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人生之履 文/林远华

父亲的人生之履

  文/林远华

  父亲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国家的有正式编制的工人,正所谓国家工作人员。能成为千千万万吃商品粮的工作人中的一员。铁路建设的大潮需要像父亲这样的实干家——“能人”为祖国的铁路建设献计献策,出力流汗。以至于舍家奔忙,背井离乡甚或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阎良西韩铁路的建设也成就了父亲的一番事业,便且称为父亲的阎良情结,西韩铁路情结。阎良铁路地区的建设给父亲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从此也改变了父亲的人生轨迹。父亲因此而欣慰,我因父亲而骄傲自豪。在农人羡慕的目光里父亲不仅是种田的行家里手,而且也是为修路架桥,建筑铁路先行的打前站的生活保障者。

  因为修建西韩铁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阎良火车站的建设者大多来自河南及周边沿线的农民工。1970年人民生活正处于困难时期,铁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虽然条件艰苦简陋,可建设西韩铁路的热情高涨,干劲没有因为困难而缩减。

  父亲出身农家子弟,勤劳智慧,心灵手巧。厨工活木工活,水泥工活,等等样样都拿得起来,可说是做活技高一筹的多面手。不但农活得心应手,还头脑灵活,能搞测量设计,绘图预算。一个小小的炉灶,就能显示父亲的聪慧智能,脑灵手巧。盘得既环保节能,又火旺好使的吸风炉灶受到大家的赞赏。父亲在村里就是识马的"伯乐“为生产队买过良驹烈马,能领兵带队,率众施工搞建筑。父亲通过试工被领导喜欢赏识,在众多民工中脱颖而出。父亲的聪明智慧,身怀绝技在领导的器重赏识中逐渐成熟老练娴熟,所到之处开展工作风风火火,一片生机活力。

图片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要吃饱吃好做前提的。父亲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顶烈日斗严寒,风雨无阻。没有建房的砖块木头等材料,他们就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火车路上的枕木,一根根栽起,一排排拼齐做墙壁,一张张油毛毡搭棚,安营扎寨,盘锅起灶,很快建起了阎良地区的伙食团。

  172厂起初的建立,因为保密做了阎良的代名词。西韩铁路的开通,标志着陕西境内又多了一条东西方向的小支线铁路。因而阎良火车站的货运业务量大增。途径阎良的火车除将铜川和韩城的煤炭运出外,主要是运入省城西安的农用物资以满足渭北地区诸县的农耕生产的需要。阎良铁路地区的建设随着阎良城区的建设,也随着中国航空城建设而逐渐壮大成熟。阎良城区的雏形也在众多建设大军的妆扮中渐渐丰腴雄健——中国制造的影响也越来越威名远扬,也越来越多走向国际市场,给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活力,给祖国富强垫定厚实基础。如今阎良火车站以及阎良铁路地区已繁华落幕完成了她的使命,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春夏秋冬,风风雨雨。起初的旧貌已消逝消失了,原样已荡然无存了。可如今她迈进一个新的时代,历史将赋予她新的任务去迎接新挑战!

图片

  作为“西韩铁路指挥所”父亲是为西韩铁路线上先头部队打前站的。在我儿时的世界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记忆。那时阎良火车站周边一片荒芜,包括现在的主城区往南大多是农人村舍及大片荒芜的空闲。

  挣钱不挣钱混个肚儿圆。这是当时社会贫穷的真实写照。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为了能吃饱肚子少花钱,父亲曾多次拒绝了领导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好意。伙食团里的老领导,对父亲特别赏识器重关爱有加,无微不至。转战南北与东西, 父亲始终形影不离是他们的工作骨干,得力干将而如获至宝一样呵护。

  那时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也是大干热潮,更是需要劳动人才。当时的乡上,大队里,生产队长,借以各种理由想把父亲拉回农村。反复多次到阎良火车站的地区伙食团里叫父亲回去,被伙食团领导一次次拒绝:“建设阎良地区是大事,建设西韩铁路也是大事,不但是陕西的大事,更是全国的大事。你们需要,我们也需要,把人都叫回去那阎良还建设不?铁路还建设不?社会主义还建设不?”。问得队长面红难堪无言以对。一次次来一次次碰壁。灰溜溜的无果而归。

  那时父亲是伙食团的业务骨干,一天的食谱计划,一天的出账销售收入结算是否平衡。团队也丝毫马虎不得,盈余了就餐的职工们吃亏,亏损了伙食团贴本国家利益受损。在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把持着平衡。团队讨论最多的就是支和出怎样平衡。每天都在向大众公示,唯恐公平的秤砣有所偏向。尽量做到投入成本和成品饭菜售出的相平衡相统一。

  一个开午饭的时刻,大家都在忙于开饭。父亲上到2米高的简易棚上取货发料,不料梯子滑落将父亲摔下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当时医学还很不发达就近去了阎良北边的富平私人正骨医院治疗。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父亲也没有申请工伤,向国家伸手要壹分钱补助。就这样给父亲留下了终生残疾的后遗症。父亲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光荣的铁路工人应该有的姿态和担当。正所谓为了建设美丽家园不惜用自己的身体赌一把直至贡献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

 

  距阎良火车站东不远处的官路村是个山东移民村,是方圆有名的种菜村。山东人勤劳能干,那时候就把山东人能吃苦懂技术的种植蔬菜的先进技术随身带来引入当地,现在阎良的早春菜技术就是从官路村开始的。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源源不断的蔬菜输进阎良主城区以满足市井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在长期艰苦工作的日子里父亲和官路村种植蔬菜的老王头,老韩头,老谷头等等村里的一大批种菜能手结下了情谊而成为忘年交。用一句话来概括,父亲是架起山东人和当地人桥梁和纽带。是本地人和山东客融合相处的使者。这样既解决了官路村村民种菜的销路问题,又解决了伙食团缺菜少菜的困扰。正因为这个原因,我自己才有了了解山东人的窗口,有幸被吸收成为阎良区山东移民研究会理事,于2016年随文化交流团回山东寻根问宗互动交流,把阎良的红色历史文化,航空旅游文化,阎良的古迹仰韶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等等诸多阎良元素带至山东。学习山东人质朴勤劳,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山东移民精神。学习圣人孔子的国学传统,学习千年祖国的国学文化精粹。我还撰写了题为《寻根千里百年圆梦》的五千字报告文学 ,记述了两地文化交流的感人生动场面。

  父亲离开我们已七个年头。父亲的饱经风雨坎坷的经历,给我们后辈留下的,没有名贵遗物家产,也没有黄金巨款存留。留下的只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留下的只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和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生活技能,留下的只有无限的遐想,无尽的思念和永远的回忆:感恩父亲,是他给了我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给了我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坚强信念与坚韧毅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