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四世同堂 | 作者:田力

  作者:田力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村东的巷子深处有户姓周的人家,男主人叫周海,妻子叫李梅,有一儿子叫周长顺。

  李梅为人尖刻,特别擅长扯舌,东家长西家短,村里有沾边的“花色”新闻,她总是添油加醋,搅拌得有声有色,描述起来让人觉得如其亲临其境,也因这张嘴,“树敌”无数,她口无遮拦“童言无忌”,有影无影的,想到哪说到哪。

  那年因为宅基的墙跟与邻居张家发生了口角,先是“舌战”了一天,后来竟大打出手,邻居家的婆娘虽然“身高马大”,但嘴上的功夫与李梅相比略逊一筹,李梅家占了上峰,李梅又从远骂到近,从东骂到西,才消解了心中的怨气,因此两家结怨很深,至今不相往来。

  李梅的丈夫周海两人更是”一丘之貉“,也许是因为李梅平时过于强势,周海对李梅更是言听汁从,夫妻更是一唱一合,妇唱夫随,李梅如杲说山上有鱼,周海立刻会说,我昨天还逮一条哪!

  周海家饲养十多只山羊,有一次周海去放羊,玉米有两巴掌那么高,周海放羊时睡着了,羊都跑进王家的玉米地,进行一阵扫荡,王家的婆娘连喊带骂,才把羊哄出,可怜的玉米苗被羊儿遭踏得一片狼籍,王家的婆娘眼睛都气绿了,对周海大声怒问道:“挺大个老爷们,就这几羊也放不了,要是狗爪子上绑个鞭子都比你强!”

  “哎呀,大嫂子,家来客喝点酒,糊迷了,这十颗八颗的,我这还好好看着呢,要不这羊进了地糟踏得更多!”周海揉了揉睡眼,强辨遒,“都怪家里来那个破客,还让陪酒。”周海理亏,嘴叨念着,又迅速赶着羊到别的地方放去了。

  王家婆娘用骂声送走周海远去的背影,损失不大,跟周海这家人那说不出个甜酸来,悻悻的走了。后来周海又有几次不经意间羊吃了李家点高梁苗,又进了了赵家点麦田。再后来有人在周海的放羊的路上,撒了些沾满剧毒的玉米粒子,给他的羊群“裁了员”,他才变得规矩,每次去放羊,都是李梅在前面探路,他在后面赶羊。

  周海有个毛驴车,像咱农村人上地干活,一是早去晚回,趁着早去凉快,而周海却恰恰相反,别人在地里要回来时,他才赶着毛驴车上地,等人们吃完午饭,准备午睡休息时,他赶着毛驴车回来,一路车厢板掂得“啪啪”作响。扰得人们睡意尽失,后来人们习惯了,就等他赶驴车回来就午睡,周海偶尔“旷工”时,弄得人们还不习惯,都说周海七分熟,也有“文人墨客”送他绰号叫“不响不夜”。就是说分不清一天的时辰,不知中午与黑夜。

  周海的儿子转眼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中下等生,平时调皮捣蛋出名,那时候条件还怎么好,给同学单元测试发的试卷都是油印的,纸张都是从同学收上的,这天物理测验,试卷发了下釆,周长顺接过试卷一看,怒气油然而生,因为这试卷有个角有撕痕,而长顺当时交的是一张完好的无损的白纸!

  周长顺一脸的不高兴,无心答卷,其实也没有多少会的,他把试卷翻扣,思索了一会,写下了自己认为不错的小诗:

  杨老头,杨老头,

  你要注意你,注意你,

  我给你洁白无瑕,

  你却给我残花败柳,

  与我过不去,

  你的下场就是……

  后面画了大乌龟,背上写着杨老师的名字,又画了一柄钢叉模样画扎向乌龟,随后在卷首姓名处签上自己的大名,周长顺。他也不怕老师追责,因为他的舅舅“李大拿”是这个学校的教导主任,他知道杨老师归舅舅管。

  提起“李大拿”,学生们都有些惧怕,他对学生们管理非常严挌,谈严厉色,如果课堂上有人开小差,一提“李大拿来了!”,学生马上规矩起来。杨老师把周长顺的卷子交到校长手中,请校长处理,校长把长顺叫到办公室。

  “这事不怪我,我明明给他张好纸,他却发我张破纸!我舅舅.“李大拿”,我爸叫周海,你看着办!”长顺一进屋,就摊牌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以为他舅舅的权力在学校是至高无上的,学生个个见了都如老鼠见猫,何况老师们!

  这时校长派人把”李大拿”找来,“李大拿”看了一眼试卷长顺的留言,又看了一眼傲气十足的外甥,狠狠打了长顺几个耳光,又踢了他好几脚,怒道“滚回去,丢人现眼。”

  周长顺摸着发红的嘴巴,揉了揉屁股狼狈的走了,边走边想,“还亲舅呢,一点也没亲戚意思,也不替我说话!,这地方,啥好地方!!”就这样,周长顺在初二没念完就辍学了。

  转眼长顺二十多岁了,长得身强体壮的,跟家里的小包工队干点零活,挣点钱来维持家用,平时周海夫妇对他娇生惯养,顶着怕吓着,口含着怕化了,要星星不给月亮,所以也没到外面去闯荡,固守田园。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倒有几个来说媒的,看中的人家没意思,有意思的自己没看中,好不容易有个两头都有意思,又有人从中作梗,把一桩美事搅得稀烂,把周海夫妇搞得精疲力尽。周海和李梅认识到,甴于二人平日树敌太多,靠媒人牵线搭桥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注重了长顺的穿着打扮来。

  花衬衫,喇叭裤,头发弄得像牛犊子㖭的似的,尖头的皮鞋擦得锃亮,小烟卷一叼,平日没事往电影院一溜达,活生生的一个“二流子”打扮,那年代,流行这种时尚,是当时的一种潮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顺的形象终于赢得外村的一个女孩的青睐,两人联系上以后,成双出入电影院,频繁约会在小树林,茂盛的玉米地……

  两人如胶似漆,后来女方怀孕了,长顺的父母开说托人说媒,女方的父母起初不同意,无奈木已成舟,生米做成熟饭,谁让自己的孩子“不争气”,最重要的是,女方己经有孕在身,只好狠狠地敲他一笔一一多要财礼,财礼要有一万块!,那时候,结婚礼金一般在两三千左右,一万元的礼金可是“破了记录”。

  无论怎样,孩子总算有“茬”了,当父母的总算可以扬眉吐气,可以直腰走路了,抹去了人前人后的羞愧,,挖窟窿倒洞,东挪西借,总算把财礼钱张罗上了。

  女方的父母督促着他们成婚,怕将来如果女儿生在家中,那可成大笑话了,于是择日长顺就把姑娘娶进了门,不到两个月,长顺的儿子出生了,取名周赢,意义深远。长顺一家喜乐融融。

  又过两年,长顺的媳妇又羡慕别人的平板的房,嫌弃自己的落了伍的平房,整天怨气湔满,发着牢骚。那时候,儿媳妇的话就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就是全家人的表情,为了博得儿媳的欢心,周海和李梅一商量,房子翻建,二人又开始张罗建房了。

  建房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的,本来长顺结婚那阵饥荒还没归上,又开始求亲戚朋友了,有人说他们是自不量力,瘦驴拉降屎,但是为了不让儿媳妇有别的想法,周海夫妇舍皮扒脸,再次求亲戚找朋友,总箅把房子盖起来了。

  房子盖完之后,债务也随之凸起,面对厚厚的债务,长顺决定到外打I,媳妇也要跟去,长顺起初不同意,外面花花世界,怕自己媳妇禁不起诱惑,然而又一想,在家也不放心,自己媳妇这么年轻,况且又是水性杨花,还是在自己身边比较稳妥。

  在外地打工的时候,一开始长顺的媳妇倒安分守己,过了些日子便露出了本性,现了原形,最后撇下长顺和儿子周赢,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长顺没有办法,只好领着儿子回到老家,或许,不是你的你的终究会生去,不是你的想丢也丢不掉!

  时光过得好快,周赢转眼十八岁了,继承了周长顺的基因,虽然没有长顺的辉煌战绩,但也大同小异,也老早辍学,到外地打了几年工,领回一个外地媳妇,生了一个男孩,不久,媳妇也一去不返,村子人都说,这个也是来“帮工”的。

  又几年,周海得了胃癌,维持了半年,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还是去了,家里剩下李梅,长顺,周赢和他儿子,有好事说,这家子四世同堂了。相继传开,人们一提“四世同堂”,就想到李梅家。

  “四世同堂”原是家丁兴旺,妻贤子孝,长者高寿,子嗣尽孝,一番家和万事的景象,用在周家未免有些牵强,回忆李梅年轻时横行乡里,欺凌弱小,也是一个在晚年时回馈的礼物吧,但细算辈分虽不差,但看着李梅梅家现状还是有些别扭,颇有几分伤感,亦喜亦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